一、制定背景
2021年9月,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央政法委等8部门印发《关于推进医院安全秩序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医院建立安检制度,配备相应的安检设备,有序开展安检工作;同时要求各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公安部门就开展医院安检工作共同发布通告,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并公布医院禁止限制携带物名录。当前,涉医违法案(事)件在国内部分省市仍时有发生,医院安保工作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因此,我们会同省公安厅在充分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借鉴外省经验,结合我省实际,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强我省医院安全秩序管理的通告》(以下简称《通告》)。《通告》的制定和实施,能进一步加强我省医院安全秩序管理,维护正常医疗秩序,是平安医院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平安贵州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主要内容
本《通告》共分为八条,主要内容如下:
(一)患者及进入医院人员的责任义务。入院患者在医院就诊,其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患者及其家属应当遵守医院安全秩序管理制度。进入医院的人员应当主动接受并配合安全检查;因身体或者其他特殊原因不适宜接受设备安全检查的,应当接受人工检查。
(二)医院安检工作要求。医院应当按照相关规定建立安全检查制度,设置安检区,配置专业安检员,按照安检工作实际需求,配备相应的安检设备,对进入医院的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检查,严防禁止、限制携带物品被带入医院。医院根据实际情况对进入医院的人员进行必要的安检,因身体或者其他特殊原因不适宜接受设备安全检查的,应当配合进行人工检查,人工检查应当保护被检查人员的隐私。医院开展安检工作,应当兼顾患者就医体验,要为急危重症患者设置安检绿色通道,以安全、合法、便民为导向,不能影响正常医疗秩序。
(三)安检发现禁带、限带物品后的处置要求。入院安全检查时发现携带禁止类物品的,医院应当立即向公安机关报警,并配合公安机关控制现场;发现携带限制类物品的,应当告知其寄存;对拒绝寄存强行进入医院的,医院安保人员应当制止,制止无效的应当报告公安机关依法处理。
(四)不配合医院安检的处理原则。除急危重症患者外,其他人员拒不接受安全检查强行进入医院或者扰乱安全检查现场秩序的,医院安保人员应当制止,制止无效的应当报告公安机关依法处理。
(五)高风险就诊人员的入院管理要求。发现扬言实施暴力、多次到医院无理缠闹、醉酒吸毒、有肇事肇祸风险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高风险人员,医院要及时提醒医务人员,并安排安保人员陪同,必要时报告公安机关。
(六)公安、卫生健康等部门职责。卫生健康部门负责完善医疗服务政策,督促、指导医院加强安全秩序管理。公安机关负责指导医院安全保卫工作,依法处置扰乱医院正常医疗秩序、侵害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等违法犯罪行为。
(七)禁止、限制携带物品名录。禁止携带物品分5类:枪支、弹药、管制器具、危险物质、各类毒品及其他禁止制造、买卖、储存、运输、邮寄、携带、使用、提供、处置的物品等。限制携带物品分6类,包括刀具、器具、棍棒、喷雾剂及其他可能造成人身伤害或者危及公共安全、公共秩序的物品等。
(八)明确制定并公布我省医院禁止、限制携带物品名录的具体负责单位和施行时间。
三、适用范围
根据国家要求和本省实际,《通告》的适用范围为我省辖区内医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