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必智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规划“村”字头“医康养融合服务示范区”的提案》收悉。感谢您对我省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提案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关于“高位谋划‘村’字头‘医康养融合服务’示范区”的建议
省级层面高度重视“村”字头“医康养融合服务”示范区的规划工作。省文化和旅游厅积极作为,依据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会要求,积极完善培育发展“村字号”品牌,鼓励各地推进“村”字头潜力品牌建设,深入挖掘旅游康养服务内容,旨在打造一批具有贵州特色的医康养融合服务“村字号”示范品牌。省体育局充分发挥赛事引领作用,推动全民健身发展与运动康养融合,支持“村超”“村BA”赛事举办。2025年,安排专项资金支持黔东南州开展贵州省“美丽乡村”篮球联赛、全国和美乡村篮球大赛、贵州“村超”联赛、贵州“村超”第一届全国乡村足球联赛、贵州“村超”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友谊赛、第二届姑妈篮球邀请赛、“民族团结杯”姑妈篮球友谊赛等赛事,联动市(州)不断推出“村”字号品牌赛事,满足群众参赛、观赛以及运动康养需求,同时,赛事也带来源源不断的“流量”,吸引各地游客慕名而来,有效带动地方农产品、医药等销售,推动民族医药康养等发展。同时,围绕“黄小西吃晚饭”重点景区景点,打造“赛动黔景”体旅融合新IP,在全省范围内部署50余场重点景区赛事,将贵州各大景区景点串珠成线,创新打造运动康养新品牌,其中:支持黔东南州举办全国皮划艇激流回旋锦标赛、亚洲皮划艇激流回旋锦标赛、贵州环雷公山马拉松、贵州环雷公山自行车赛、榕江半程马拉松、全国滑翔伞定点邀请赛等山地户外赛事活动。
同时,黔东南州积极响应省级政策导向,多部门协同筹备“医康养融合服务”项目规划工作小组,待省级专班成立后,迅速融入工作体系,围绕“村医”“村养”“村旅”“村歌”“村舞”等内容,结合黔东南州丰富的民族文化和乡村特色资源,进行深度挖掘与整合规划。依据地理区位、资源禀赋,分区域制定“村”字头医康养融合服务规划。重点结合当地民族医药资源打造“村医”与“村养”示范村,将传统民族医药与现代康养理念结合,同时融入“村歌”“村舞”等民族文化表演,丰富“村旅”内涵;在交通便利、旅游基础较好的区域,重点打造“村旅”示范项目,带动周边“村医”“村养”服务发展。
二、关于“在黔东南州黔东片区规划首批‘村’品牌的‘医康养融合服务示范区’”的建议
黔东南州已在医养康养发展方面取得一定成效,建成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县1个、省级医养结合示范县2个,现有医养结合机构31家,可提供床位3536张,养老机构在院老人2631人,签约共63对,不断优化完善全州医养结合服务网络。按照《黔东南州医养融合示范推广实施方案》,围绕“四优化一加强”工作措施,有序推进全州医养融合示范推广工作,已建立起“政府主导、部门负责、多方参与、融合发展”的服务模式,实现医、养、康、护一条龙服务,显著提升了老年人的健康获得感与幸福感。
黔东南州将三穗县深化医养结合体制机制改革纳入2025年度重点改革课题,指导三穗县制定《三穗县深化医养结合体制机制改革任务责任清单》,加快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细化工作实施方案,拟将三穗县中心敬老院委托县医共体进行一体化管理运营,推动医疗与养老资源无缝对接,为老年人提供更专业贴心的康养服务。拟定了《三穗县公建养老机构三方合作框架协议》,指导三穗县整合多方资源建设了黔东(三穗)医疗健康养老服务中心。
该中心集综合门诊、国医馆、老年养护公寓、敬老院等功能于一体,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医养服务。整合三穗县内外文体旅游资源,以三穗县为起点,精心规划了3条特色旅游线路,并与镇远县共设联营游客咨询中心,积极研发培育“竹编+中医药”手工艺旅游产品,完成了颇洞景区康养业态及八弓草市康养民宿规划设计并签订合同。
综上所述,省级及黔东南州相关部门正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高位谋划并全力推进黔东南州黔东片区“村”字头“医康养融合服务示范区”的建设工作,努力打造我省“村”字康养服务品牌的带动示范,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该示范区将为贵州的医康养融合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