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00:00:00 农历:
  • 中国政府网
  • 贵州省人民政府网
  • 个人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基础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
  • 索 引 号:
  • 000014349/2025-1045113
  • 信息分类:
  • 发布机构:
  • 生成日期:
  • 2025-08-03
  • 文  号:
  • 是否有效:
  • 名  称:
  • 省卫生健康委关于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4129号提案的答复
省卫生健康委关于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4129号提案的答复

九三学社贵州省委员会:

贵委提出的《稳住高端医疗人才队伍,推动医疗服务质量提升的建议》收悉。感谢贵委对我省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提案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关于“进一步完善高端医疗人才引进政策”的建议

(一)关于完善薪酬福利体系。一是根据《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办公室省卫生健康委综合处关于进一步落实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两个同等对待”中工资政策的通知》精神,我省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在职在编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的本科学历临床医师,从2020年9月起可按照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相应工资待遇执行。二是省人社厅、省卫生健康委指导医疗卫生机构在制定内部绩效分配办法时,向关键和紧缺岗位、高风险和高强度岗位、高层次人才、业务骨干和做出突出成绩的医务人员倾斜。鼓励公立医院积极探索年薪制、协议工资制、项目工资制等灵活多样的分配形式。

(二)关于营造良好工作环境。省委人才办积极做好对医院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工程有关工作的指导。2025年3月,印发《关于实施贵州省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工程的指导意见》,给予培养对象“菜单式”“定制化”支持,鼓励医院积极申报有关人才项目。省科技厅重视医疗领域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通过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遴选培养计划、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建设等人才培养计划,遴选培养医疗领域高层次创新型人才22人,支持建设医疗领域创新人才团队19个;加大对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支持力度,定向给予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科研项目支持,近两年来,共支持临床专项50项,科技重大专项5项,青年引导项目15项,通过科研项目支持区域医疗中心培养引进青年科技人才,提升科研水平;获批组建中药功效成分发掘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集聚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省卫生健康委在实施好“省卫生健康委科技基金项目”的基础上,创新启动实施省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医学科研联合基金项目,为全省医疗卫生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提供了更多的科研平台和科研资源,后续将持续做好相关工作。

(三)关于建立完善人才关怀机制。省人社厅牵头设立贵州“人才日”,建成省市“人才之家”,开通“96567”人才服务热线,明确人才服务专员,采取网上办理、上门办理、专员代办等方式,为医疗卫生领域在内的各类高层次人才提供政策咨询、事项办理等服务。及时办理省级优才卡、省级高层次人才服务绿卡,依托贵州省“优才卡”“高层次人才服务绿卡”服务制度,省卫生健康委会同住建、教育、文旅等部门,为医疗卫生领域相关高层次人才提供公积金贷款、省内旅游、子女入学等优惠服务,分层分类做好协调入住人才公寓、年度健康体检等服务事项,按照人社部发〔2024〕57号文件明确的有关规定做好高层次人才配偶安置工作,切实做好其他相关服务保障工作,努力营造人才发展良好环境氛围。同时,利用医疗系统自身资源优势,通过开展健康知识讲座、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等方式,关注干部职工的身心健康。

二、关于“优化高端医疗人才分布”的建议

(一)争取人社部门支持,指导各级医院通过公开招聘、人博会等引进渠道,引进高层次或急需紧缺人才。省级对引进博士研究生、正高级职称人才和各类急需紧缺人才,可实施简化招聘程序引进,由用人单位自行开展招聘,下发聘用文件,事后再向省人社厅备案。对医疗卫生单位备案发布的急需紧缺岗位,支持其全年常态化开展简化考试程序引才,对考核后出现空缺岗位的,经单位党委(党组)研究后可按照考核成绩高低进行最多2次递补。2024年底,全省卫生健康系统共有博士1285人,比2020年底的841人增长了444人,增幅52.79%。

(二)支持医院充分利用“甲秀之光”访问学者计划、“黔医人才计划”等项目,常态化、“组团式”选派优秀青年人才到知名医院研修提升业务水平。同时,鼓励医院干部职工在职学历提升。省卫生健康委所属医院中,省委联系专家、博士研究生层次人才由2020年的591人增长到2024年的929人,增幅57.19%。

(三)省卫生健康委会同省委编办、省人社厅等部门,持续推进“大学生村医专项计划”编制保障工作。指导各级在公开招聘编制内医疗卫生机构人员时,留出一定比例名额用于定向招聘获得国家执业(助理)医师资格且达到一定服务年限的村医。

(四)省卫生健康委会同省人社部门,积极探索开展“优秀临聘医务人员进编”工作。充分借鉴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推广的福建省三明市的经验做法,在国家招聘政策框架内,针对省、市、县、乡四级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资格条件要求,围绕临聘医务人员从医经历、业绩贡献等方面情况,研究设置切实可行的岗位条件,力争通过实施公开招聘、“绿色通道”引才等途径,推进“优秀临聘医务人员进编”工作。

同时,省人社厅2023年印发了《贵州省职称评审“一事一议”“一人一策”实施办法》,对我省引进和培养、作出突出业绩和贡献的高层次人才、特殊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不问出身、不拘一格,提供“一事一议”“一人一策”专项评审服务。《办法》印发以来,益佰制药苗药工程技术中心杨青波等医药人才通过“一事一议”“一人一策”分别获评高级职称。对于符合条件的高端医疗人才也可以通过“一事一议”“一人一策”的办法晋升职称。

三、关于“提升高端医疗人才吸引力”的建议

(一)始终坚持按照政府对公立医院六项投入政策,强化公立医院投入保障机制,持续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以2024年为例,省卫生健康委统筹中央及省级转移支付资金22.14亿元,聚焦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深化、卫生健康人才培养、医学科研创新、重点学科培育、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提升及中医药传承发展等重点领域,全面推动全省各级公立医院建设发展。2025年4月,《中共贵州省委办公厅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医疗卫生帮扶协作提升内涵质量的实施意见》正式印发实施。按照文件部署,2025-2027年,我省将紧紧围绕深化五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分级推进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系统培育医学重点学科、持续壮大优质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强化医疗卫生数字化赋能等五项核心任务,全力推动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为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见效,省级财政将在现有投入规模基础上,新增安排资金8.7亿元,为重点工作开展提供坚实财力保障。

(二)加强合作交流,推动我省医疗单位与其他地区的协作,提升我省在医疗领域的影响力。充分利用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契机,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赴黔开展学术交流和研讨,如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贵州医院2025年4月承办“中华医学会男科学分会强基层燎原工程(贵阳站)暨贵州省前列腺疾病诊治新进展论坛,广东省中医院贵州医院连续承办两届的“西南地区中医药骨干人才能力提升培训班”,将优质专家资源和技术力量向西南地区下沉扩容;省卫生健康委、省中医药局2025年启动实施“授渔计划”,在国家和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医疗卫生“组团式”帮扶重点县,通过帮扶高级职称专家,与省内医务人员建立“一对一”“一对多”的师徒关系,提升专业能力水平,2025—2027年计划培养600名至1000名跟师徒弟成为本单位本地区临床诊疗、科研、教学的骨干人才。

(三)协同推动相关政策保障措施。一是深入实施百千万人才引进计划。2023年2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优化整合贵州省百千万人才引进计划的指导意见》,专门设置高校医院科研院所创新人才项目实施方案,大力引进一批高层次创新人才到医院工作,鼓励医院引进高端人才并给予相关支持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医院为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合规提供补贴和科研启动基金。二是助力贵州省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2025年1月,省委人才办出印发了《贵州省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人才支持政策》,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引进有关人才提供收入、评聘、项目、平台、服务等方面的支持。三是加快研究柔性引才机制。省委人才办正在牵头制定“健全柔性引才机制”有关政策。建立以领军及以上层次人才领衔、团队核心成员常驻的引才体系,支持医院柔性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四是深入实施好政府特殊津贴制度,省人社厅将医疗卫生领域人才列入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重点选拔范围,通过给予单列申报名额、单列入选名额等支持措施,切实将为我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选拔上来,授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荣誉,激励和引领全省医疗卫生领域人才再接再厉,再出新绩。2024年,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徐靖宇等6名医疗卫生领域人才获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贵阳市口腔医院陈筑等14名医疗卫生领域人才获批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

九三学社贵州省委员会意见和建议聚焦我省高端医疗人才队伍建设的痛点和难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下步工作中,我们将用好用足已有政策资源,鼓励医院自主探索创新,进一步完善细化引才政策措施,做好人才服务各项工作,优化人才布局,营造良好工作环境和氛围。一是进一步完善高端医疗人才引进政策。争取省委人才办、省科技厅支持,结合医疗单位引才实际,修订完善《贵州省高校科研院所创新人才项目(自然科学领域)》引进人才具体标准,提升我省人才引进政策吸引力,通过“平台引才”“以才引才”等方式,大力引进一批医疗领域领军人才、拔尖人才和优秀青年人才。二是优化高端医疗人才分布。按照省委人才办、省科技厅组织开展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工程的要求,充分发挥医疗单位人才培养自主权,结合医疗单位科室高端医疗人才实际情况,支持医疗领域培育一批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给予人才资金、项目和激励奖励等方面的支持。三是加大科研项目投入,大力推进医疗领域全国重点实验室等高能级平台建设,为高端医疗人才提供科研团队和平台支持。持续支持我省国家级医疗区域中心建设,在临床专项、青年引导项目方面持续给予倾斜支持。四是持续深化与财政部门的沟通协作机制,不断加大对医疗卫生机构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为推进全省医疗卫生机构高质量发展、构建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供更强助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政府网站标识码:5200000034 中文域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政务 黔ICP备14006722号-9

贵公网安备 52010302003127号 联系地址:贵阳市中华北路242号省政府大院7号楼

联系电话:0851-86870000 管理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为确保最佳浏览效果,建议您使用Microsoft Edge、Firefox、360极速版等主流浏览器浏览本网站,如果您使用的是双核浏览器,请切换至极速模式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