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00:00:00 农历:
  • 中国政府网
  • 贵州省人民政府网
  • 个人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基础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
  • 索 引 号:
  • 000014349/2025-1045107
  • 信息分类:
  • 发布机构:
  • 生成日期:
  • 2025-08-03
  • 文  号:
  • 是否有效:
  • 名  称:
  • 省卫生健康委关于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4289号提案的答复
省卫生健康委关于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4289号提案的答复

王忠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县域精神类医学医生培养的提案》收悉。感谢您对我省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提案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强精神类人才培养引进”的建议

我委高度重视精神医学人才培养。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项目中将精神科作为紧缺专业,单列计划,单列招生。“十四五”以来,已新增培训精神科住院医师115 人,圆满完成培训计划。一是支持开展自主公开招聘,加强精神类医疗队伍建设。贯彻落实国家“放管服”改革精神,向事业单位及其主管部门放权,支持用人单位结合空余编制和年度用编计划拿出岗位公开招聘,自主设置岗位需求、制定招聘方案,同级人社部门对招聘方案进行备案服务。各级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可根据空余编制和年度用编计划,拿出岗位设置精神类相关专业要求,制定公开招聘方案,经同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备案后,发布招聘方案,自主开展招聘,加强精神类医疗队伍建设。二是鼓励支持引进精神类急需紧缺医疗专业人才。深化“放管服”改革力度,充分落实事业单位用人自主权。各级卫健部门可根据所处的地区环境、人才状况、专业特点、岗位需求和专业紧缺的具体情况等,对本单位引进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和特殊人才提出意见,商同级人社部门,报市(州)及以上组织、人社部门备案后实施。人社部门鼓励支持事业单位通过人博会、赴知名高校引才等“绿色通道”引进所需的相关专业高层次人才,由单位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和人才队伍结构提出岗位需求,设置岗位条件。对符合构建全省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所需的生物医疗领域急需紧缺人才,以及近两年公招无人报考的专业,也可通过“绿色通道”简化考试程序引进。对事业单位急需紧缺的特殊人才,还可通过“一事一议”方式引进。三是高位统筹谋划,完善人才培养顶层设计。印发《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动全省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关于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服务“四新”“四化”的意见》《贵州省普通高校学科专业调整优化改革行动方案(2025—2030 年)》等政策文件,进一步完善我省高等教育顶层设计,推动人才链、学科专业链、创新链与贵州事业、产业链有效衔接,为民族医药传承创新人才培养奠定坚实基础。四是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强化人才培养供给。目前,我省已构建精神医学类本科、硕士、博士完整人才培养体系,贵州医科大学精神医学类在校生本科156 人、硕士23 人、博士7人,遵义医科大学精神医学类在校生本科882 人、硕士24 人。我 省现有28所高校开设护理学专业,研究生在校生683 人,本科在校生1.75 万人,高职(专科)3.52 万人。

二、关于“加强精神科医师转岗培训”的建议

我委持续加强精神科医师转岗培训。2025年,在中央资金补助100 个名额基础上,继续增加自费名额,2025 年共开展转岗培训155人。截至2024年底,全省转岗培训累计1010人,超国家下达任务数31.34%。截至2024年底,我省共有精神科执业(助理)医师2500人,精神卫生相关科室注册护士10514人,心理治疗师273人。

三、关于“加强精神类疾病诊疗培训”的建议

一是定期开展业务培训。我委严格要求各级卫生健康部门组织开展部门间重精患者识别及工作流程培训,定期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相关工作人员开展业务能力培训。今年以来,全省各市(州)、县(区)共对公安、民政、残联等其他部门开展精神行为异常识别清单培训2628 人,对基层精防人员开展精神卫生相关工作培训7590 人。4 月15日,省级举办2025 年贵州省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能力培训班,对市县两级开展现场培训,通过视频直播方式培训至村级。二是制定政策强化人才培养。将精神卫生人才培养纳入社会发展重点与急需人才培养范畴,支持高校扩大招生规模,开办精神卫生相关专业,引导学生报读。将精神医学课程纳入订单定向农村医学人才培养内容。统筹整体提升卫生健康水平攻坚行动中卫生健康人才培训资金,加大精神科医生培养力度。三是发挥医疗质控中心作用。贵医附院和省二医作为全省精神医学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除对全省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工作提供专家咨询、调研督导、培训讲座外,积极接收来自各级精神病专科医院、综合医院精神心理科、乡镇卫生院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进修,培养更多心理健康服务人才。四是组织开展专家服务基层活动。摸清基层实际需求,组织精神卫生领域专家到基层开展服务活动,通过技术指导、业务知识培训、项目合作攻关、定点帮扶等多种方式,全面提升基层精神科医护人员的临床技术能力和水平。五是依托民政精神卫生福利机构对精神类医学医生人才进行培养。2023年,印发《贵州省“精康融合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要求各地用好用足精神科医师、康复师、心理治疗师、心理咨询师、公共卫生医师、护士等专业技术人才,为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提供人力支持。到2025 年底,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机构中具有精神卫生、社会工作、心理健康相关专业学历或职业资格的从业人员应占30%以上。

四、关于“加强防筛信息化体系建设”的建议

2025 年4 月20日,中共贵州省委办公厅、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医疗卫生帮助协作提升内涵质量的实施意见》,其中对医疗卫生数字赋能,统筹实施全省医疗卫生机构信息互联共享、提升信息化建设质效等作出工作部署。同时,不断强化数据信息交换,省级层面做好数据共享,基层开展信息交换;在乡镇一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派出所、民政办、残联办、综治中心等部门每月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信息进行交换,做好协同管理。乡镇卫生院报县级精防机构进行进一步核实追踪处理,县级精防机构与政法、公安、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残联等部门信息共享,实现信息互联互通,建立防筛体系。

五、关于“普及全民健康快乐生活方式”的建议

我委积极构建多维度、全覆盖的心理健康宣传教育体系,联合多部门推进科普工作走深走实。一是强化重点人群科普服务与活动覆盖。组织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心理健康讲座“三进”行动(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主动面向机关、企业工作人员和学生等群体提供精准化知识普及,引导群众建立正确健康观念,形成健康快乐的生活方式。截至2025年4 月底,全省开展巡讲累计324 场(机关45 场、企业60 场、学校219 场),覆盖86829 人次,有效提升公众对心理疾病的科学认知。二是医校联动,健全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积极开展校园健康促进活动,根据学校需求,组织医疗机构进入学校开展健康科普宣传活动,推进健康知识普及。配合教育部门开展对学校专(兼)职心理教师的培训,强化学   校心理教师早期发现、干预心理健康问题的能力。指导医疗机构建立心理问题或精神疾病就诊“绿色通道”,畅通医疗机构与学校之间的救治渠道,确保及时诊断、有效治疗。2025 年1—4 月,全省各级卫生健康部门和医疗机构开展校园健康促进活动共1845场次,对学校专(兼)职教师开展业务培训120场次,指导396 家提供精神(心理)服务的医疗机构建立心理问题和精神疾病就诊绿色通道,简化就诊流程,提供更加全面的健康保障。

下一步,我委将按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和安排有序开展相关工作。同时,继续会同省教育厅、省人社厅和省民政厅等有关部门,持续加强精神类人才培养引进,强化精神类疾病诊疗培训,提升医疗卫生机构精神卫生服务能力,加大精神健康科普宣教工作力度,营造全社会关心关注精神卫生工作的良好氛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政府网站标识码:5200000034 中文域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政务 黔ICP备14006722号-9

贵公网安备 52010302003127号 联系地址:贵阳市中华北路242号省政府大院7号楼

联系电话:0851-86870000 管理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为确保最佳浏览效果,建议您使用Microsoft Edge、Firefox、360极速版等主流浏览器浏览本网站,如果您使用的是双核浏览器,请切换至极速模式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