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寒松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精神卫生领域科研项目支撑,推动精神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收悉。感谢您对我省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提案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关于“将相关研究纳入我省科技重大专项立项项目”的建议
近年来,积极支持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等单位开展“创伤聚焦的认知行为治疗在精神科的应用”科
技成果应用及产业化项目、“基于药物基因组学的抗精神病药物个体化优选治疗模式的研究”等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目前,按照“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已完成“十四五”期间科技重大专项的布局安排,在制定“十五五”相关规划时,我委将会同省科技厅充分研究。科学技术基金项目每年均设置有精神卫生专业申报序列,且每年均有立项精神卫生项目,有力支持和推动了精神卫生专业的科研工作。此外,新启动实施的省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医学科研联合基金已将省第二人民医院(精神卫生专科医院)纳入主要发起单位,医院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基金管理委员会委员,进一步加强对精神卫生疾病的研究。
二、关于“加强严重精神疾病的基础研究力度”的建议
一是做好“十五五”精神卫生发展规划。将精神卫生工作纳入我省“十五五”国民健康规划编制重要内容。组织开展“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加快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建设”,省“十五五”国民健康规划前期研究重大课题调研,并作为我委分管领导领题的2025年大兴调查研究推进重点工作。二是加大抑郁症、老年痴呆症防治工作力度,促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和全面素质发展。2024年,在贵阳、铜仁、六盘水开展常见精神障碍及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调查,抽取小学、初中、高中15所,共调查学生6942人,对9306名孕产妇开展心理健康调查,抽取28个基层社区(乡镇)31141名老年人开展调查。在安顺、毕节、贵阳、黔西南、黔东南和黔南分别开展孕产妇、矿工、建筑工、留守儿童、
留守老人和留守妇女的心理健康调查和干预工作,共调查32484人,对筛查阳性人群开展心理干预。三是开展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我委指导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分别于2022年、2024年,在全省3个市(州)开展重点人群精神疾病及心理健康状况流行病学调查。此外,为全面掌握我国成人及儿童主要精神疾病患病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系统评估我国精神疾病的流行情况,我委正在配合国家开展全国精神疾病流行病学相关调查。四是支持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实施“创伤聚焦的认知行为治疗在精神科的应用”临床专项;支持省天然产物研究中心、省第二人民医院、遵义医科大学、省人民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贵州医院、贵州大学等单位,实施“刺梨抗抑郁、改善睡眠的健康属性研究”“劳拉西泮联合光照疗法在睡眠障碍治疗中的应用示范”“低资源地区脑卒中抑郁患者共享医疗模式构建及优化机制的实施科学研究”“基于静息态磁共振结合图论分析方法在阈下抑郁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基于舒适化医疗麻醉管理框架的学龄前儿童术前焦虑干预技术的应用与推广示范”“基于深度学习的药物成瘾多模态脑图谱构建算法研究”等科技计划项目。您提出的“加大精神卫生领域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省基础研究计划历来鼓励自由探索,并未在指南中限定支持的领域,根据专家网络评审打分排序选取立项项目;同时,按照省财政科研资金管理相关要求,无法针对具体的研究领域专门设立专项基金。为此,省科技厅将积极鼓励精神卫生领域相关科研人员根据年度指南申报项目,在下步工作中,也将对该领域给予积极的关注。
三、关于“加大精神卫生领域科研经费投入推进科技攻关”的建议
一是立法压实精神卫生投入保障责任。2024年10月10日,《贵州省精神卫生条例》正式实施,明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精神卫生工作需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将精神卫生工作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鼓励和支持开展精神卫生科学研究和专业人才的培养”。二是积极申请财政支持。“十四五”期间,我省实施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防治中心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1.89亿元,拟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1.5亿元,目前已到位中央资金1亿元,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促进全省精神疾病的科技攻关,推动精神医学学科发展。同时,在“十五五”规划中,我委提拟了贵州省国家精神区域医疗中心项目、贵州省精神卫生能力提升工程项目,项目覆盖省市县三级精神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目前正在积极向国家和省级发改委进行申报。三是已投入精神卫生经费情况。我委积极争取中央、省级每年投入相关资金,用于开展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推广、常见精神障碍防治和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心理援助热线与科普宣传、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监护补助等工作,2024年累计投入资金 7995.84万元。
下一步,我委将会同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等相关部门,按照国家精神卫生服务年相关工作部署要求,持续加大对精神卫生领域科研项目支撑的投入力度,推动我省精神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