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建强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支持从江瑶浴列为贵州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园重要产业进行发展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我省大健康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建议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加快推动“黎从榕”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
经省政府批复同意,省发展改革委印发实施了《贵州省打造黔东南自治州“黎从榕”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规划(2022—2035年)》,该规划立足黔东南州产业基础和“5+N”现代工业产业体系,积极与大湾区对接,着力培育主导产业集群,大健康医药产业集群。依托丰富的道地药材资源和民族医药基础,重点在黔东南高新区、贵州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和剑河园区发展医药制造产业,围绕钩藤、太子参、天麻、淫羊藿、石斛、黄精等中药材,积极发展保健品、药食同源“风口”产品,大力引进重要制造企业,积极推动民族医药产业加快发展。将重点推进粤黔大健康产业园、黔东南高新区中药及民族药产业园、国药集团贵州血制生物制品产业化生产基地(一期)、从江中药材种植及精深加工产业园、从江神瑶保健品有限公司瑶浴系列产品研发及产业化生产等项目建设。
二、全力打造中西医健康旅游示范区
省中医药局会同省文化旅游厅制定印发《贵州省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基地、项目)评定标准(试行)》,立足贵州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大力培育以中医药健康为重点的康养旅游产业,全力打造国内一流度假康养目的地,做强“康养到贵州”品牌。2022年底,我委会同省文化旅游厅、省林业局确定了首批省级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1个、示范基地1个、示范项目8个。
三、统筹推进康养服务产业体系建设
省发展改革委牵头正在编制《贵州省康养产业发展规划》,拟依托我省山地、气候、旅居、温泉、森林、中医药等特色资源优势,坚持政府市场协同、事业产业互动、业态融合推进、区域差异发展等原则,从避暑阳光康养、温泉康养、医药医疗康养、旅居康养、运动康养、森林康养业态着手,推动我省康养产业快速发展。规划提出加强“苗医苗药”“瑶药瑶浴”等民族民间医药医疗传承保护、开发利用,丰富中医医疗康养服务项目。同时,为推动规划顺利实施,还起草了《关于支持康养产业发展的意见》,待省政府审议通过后印发实施。
四、下一步工作
我们将借鉴您提出的意见建议,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继续围绕“从江瑶浴”及贵州侗乡大健康产业发展需要,各部门按照职能职责,有序推动侗乡大健康产业发展。一是加快实施《贵州省打造黔东南自治州“黎从榕”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规划(2022—2035年)》,充分挖掘民族医药养生文化打造全省康养产业集聚发展样板区,加快创建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二是加强省、市、县三级联动,引导当地工信主管部门,补齐瑶浴列为贵州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中存在的短板,帮助企业申报相应专项资金支持,狠抓产业项目建设,完善产业链;支持地方政府精准引入国内该领域领头企业,积极协调解决招商工作中的难题。三是印发《贵州省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基地、项目)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贵州省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基地、项目)申报、评估、验收、评定和复核管理,推进中医药健康旅游工作。同时将于下半年按程序组织开展健康旅游示范区(基地、项目)评审工作。四是根据《贵州省保健用品管理条例》第八条之规定,积极帮助从江瑶浴相关企业申报保健用品卫生许可证,指导地方企业提供相关资料,组织保健用品专家评审并出具保健用品功能性、安全性报告,按规范程序办理“健字号”批文,持续推动从江瑶浴产业的健康发展。
(主动公开)
(联系人:杨真;联系电话:18085891133)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