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00:00:00 农历:
  • 中国政府网
  • 贵州省人民政府网
  • 个人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基础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
  • 索 引 号:
  • 000014349/2023-763877
  • 信息分类:
  • 发布机构:
  • 生成日期:
  • 2022-07-12
  • 文  号:
  • 是否有效:
  • 名  称:
  • 省卫生健康委关于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第168号建议的答复
省卫生健康委关于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第168号建议的答复

冯勇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深化“中心村卫生室+村医连片管理”改革机制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我省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建议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关于“省级层面对中心村卫生室建设给予项目资金支持”建议

为夯实基层医疗服务基础,加快补齐公共卫生服务短板,完善基层公共卫生设施。在“十四五”期间,启动实施乡村振兴健康守护工程,从全省已建成的行政村卫生室中,2022-2025年每年选取3000个村卫生室作为实施对象,为全省1.2万个村卫生室配置医疗设备或修缮房屋,促进全省村卫生室硬件设施提档、服务能力升级,切实发挥村卫生室的作用,落实好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等服务工作。我们将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对切实符合需求的村卫生室建设,将予以一定倾斜支持,对村卫生室设施设备进行升级改造,加强村卫生室网底能力建设。

二、关于“建议支持印江总结提炼经验,逐步全省推广”建议

一是根据国家卫计委等部门印发《村卫生室管理办法(试行)》(国卫基层发〔2014〕33号)《解决贫困人口基本医疗有保障突出问题工作方案》(国卫扶贫发〔2019〕45号),以及我省先后出台的《贵州省解决贫困人口基本医疗有保障突出问题工作方案》(黔卫健发〔2019〕35号)《关于做好村级医疗卫生巡诊派驻等延伸服务工作的通知》(黔卫健函〔2021〕193号)《关于进一步规范村级医疗卫生机构和加强乡村医生规范管理的通知》(黔卫健函〔2022〕54号)均明确:原则上一个行政村设置一所村卫生室,人口较多或者居住分散的行政村可酌情增设;人口较少或面积较小的行政村,可与相邻行政村联合设置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所在地的行政村原则上可不设村卫生室。二是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3部门出台的《关于印发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意见的通知》及我省印发《贵州省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方案》,均明确“在5年过渡期内,保持健康扶贫主要政策总体稳定”、“基本医疗有保障成果持续巩固,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空白点’持续实现动态清零”。同时,在国家和我省实施方案中均明确提出继续按照《解决贫困人口基本医疗有保障突出问题工作方案》(国卫扶贫发〔2019〕45号)《贵州省解决贫困人口基本医疗有保障突出问题工作方案》(黔卫健发〔2019〕35号)中明确的指导工作标准要求,持续巩固拓展基本医疗有保障成果。三是根据国家开展后评估工作要求和我省印发的《贵州省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办法》其评估内容明确规定主要评估过渡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主要政策保持稳定情况,主要关注“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产业、就业、兜底等政策调整优化和有效衔接等情况。四是今年是政治大年,做好基层卫生工作特殊而重要,省卫生健康委贯彻落实以基层为重点的新时期卫生健康工作方针,贯彻落实“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统筹基层卫生健康重点工作,以乡村两级为重点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坚持高质量、高标准,更细致、更深入、更扎实地做好各项基层卫生健康工作,以“稳中求进”方式推动构建优质高效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筑牢基层网底、提升服务能力、加强监测预警,持续保障群众健康,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结合我省山区地域因素,部分村组分布零散,有的行政村中大部分留守群体就近有效就医和卫生健康服务的愿望仍然强烈,印江县深化“中心村卫生室+村医连片管理”改革机制,虽然在印江县取得一定成效,但是根据我省实际情况和结合目前国家和我省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政策、后评估的内容等,待时机成熟后在全省推广。同时,积极支持印江总结提炼经验。

(主动公开)

(联系人:禄沙沙)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政府网站标识码:5200000034 中文域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政务 黔ICP备14006722号-9

贵公网安备 52010302003127号 联系地址:贵阳市中华北路242号省政府大院7号楼

联系电话:0851-86870000 管理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为确保最佳浏览效果,建议您使用Microsoft Edge、Firefox、360极速版等主流浏览器浏览本网站,如果您使用的是双核浏览器,请切换至极速模式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