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例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
首例开腹胃癌根治术;
完成17项新技术新项目;
培养了18名本土技术骨干
……
一项项亮眼的成绩,是安顺市紫云自治县人民医院以“组团式”帮扶为契机,全力推进医院综合能力提升的最好答卷。
紫云自治县人民医院是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人民医院,基础薄弱,尤其是专业人才方面相对欠缺。2021年,新一轮粤黔协作开启,去年6月,根据中组部“组团式”帮扶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工作部署,按照粤黔两省省委组织部、省卫健委、省乡村振兴局对“组团式”医疗帮扶的工作要求,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孙政被任命担任紫云自治县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带领另外4名医疗专家一起来到紫云,“组团式”帮扶紫云自治县人民医院。
孙政正在为患者实施手术
“帮扶的核心就是凝心聚力,携手并进,把先进的管理理念、技术引进过来,最终目的是造福广大百姓,方便老百姓就医。” 来到紫云的第一天,孙政就给帮扶医疗团队定下了目标。
从事医疗工作27年来,孙政先后前往西藏自治区波密县人民医院和广东兴宁市人民医院开展对口帮扶工作,圆满完成了各项帮扶任务。援藏期间他获得了波密县人民政府授予的“医疗援藏先进个人”等称号。也正是有了前期的帮扶经历,为他在紫云自治县开展医疗帮扶打下坚实基础。
孙政与患者家属沟通病情
来到紫云后,孙政带领团队按照对口帮扶“精准、可实现、可持续、有成效”的要求,以打造示范性医院、标杆型医院及“强二甲”医院为方向,紧紧围绕“提内涵、补短板、育人才、强专科”的医疗帮扶总体思路,充分发挥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在管理、技术、科研等方面的优势,重点解决紫云自治县人民医院急需突破的薄弱环节,协助加快重点专科建设,提高常见病、多发病、部分危急重症诊疗能力,推动紫云自治县人民医院整体医疗服务水平提升。
为紫云培育一批带不走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是帮扶团队要做的重要工作之一。为此,孙政带领帮扶团队在紫云自治县人民医院构建了“输血+造血”“质量+数量”“业务+管理”的“三模式”帮扶理念,采取“师带徒”强技能、“传帮带”共成长的方式,两地医院签约了“师带徒”帮扶协议,要求每名帮扶医师至少带一名以上徒弟,化“输血”为“造血”。
孙政正在带教本院医生
“他是做事情很较真的一个人,为了让我学会一个胃部手术,守着我把相关的知识点全部记住了,基本能够倒背如流了,他才离开。”紫云自治县人民医院外一科副主任医生王建江回忆道。
王建江是孙政的徒弟之一,在一年多的潜心学习后,医疗技术有了突破性的进步,他主刀完成了院内首例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和首例开腹胃癌根治术,目前已能独立开展此类手术。
“通过‘师带徒’1+3的签约模式,‘组团式’帮扶队切实做到了一对一、手把手地言传身教,为紫云自治县人民医院培养了自己的技术骨干。”孙政说。
在团队“师带徒”传帮带作用下,紫云自治县人民医院实现了自建院以来,第一例前列腺电切术等38项首例手术,不仅填补了紫云自治县人民医院多项技术空白,还大力推动了该院普外科、泌尿科、骨科和眼科的高质量发展。
为了让基层群众得到更好的医疗卫生服务,孙政带领着专家团队深入紫云自治县各乡镇、街道开展巡诊义诊活动,进一步加强乡镇卫生院诊治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能力,促进医共体合作。
千里送医技,山海情相牵。帮扶团队带来的改变远不止于此,一年多来,牵头邀请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专家远程线上或到医院实地培训4次,协助骨科完成了“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2022年度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的申报。紫云自治县人民医院已通过了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胸痛中心、创伤中心的建设,孙政的下一个目标是建立卒中中心,健全“五个中心”建设,让紫云老百姓小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县,在家门口就能获得更好的医疗服务。
“这个荣誉是属于集体的,对我来说也是一个非常大的鼓励,我会带着这份荣誉,带领团队继续开展好帮扶工作,助力紫云医疗服务水平更上新台阶。”今年9月,孙政荣获2023“新时代的贵州人”多彩贵州高质量发展的贡献者(个人)荣誉称号。
说起山海情牵,孙政深有感触。他母亲是贵阳人,他本人也是在贵阳出生。“我对贵州的感情还是很深的,我的很多亲人也在这边,我在贵州学习到的技术现在又带回到了贵州,我把它传授给当地的医生,造福我们贵州的老百姓。”采访结束时孙政感慨地说道。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