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00:00:00 农历:
  • 中国政府网
  • 贵州省人民政府网
  • 个人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一线风采
“我们夫妻都在遵义抗疫”

遵义是一座历史转折之城,胜利之城,也是我和老公收获医学知识,收获爱情的地方。

我叫王强郡,我和我的老公陈训是遵义医专13届护理系同班同学,2013年就读于遵义市汇川老校区。他说,开学第一天就对我一见钟情,我们在一起8年了,生活都成了柴米油盐。对此,虽然他总是否认,但这并不影响我们之间的爱和默契。

2016年毕业后,我们一起考入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工作至今。是的,我们是双职工家庭,护士夫妻档,我在心内科,他在心理科。

10月22日上午8点,医院院长李海洋带队的26名首批医疗队员从贵阳出发,赶往遵义支援。看到新闻时,我就已经萌生了去援遵的想法。

10月22日下午,我正在忙碌工作中,这时,邹杨护士长来找我谈话。她问我:你能去支援遵义吗?我很激动,我很想去,那是我的初心,可我更是一个孩子的妈妈。我的第一反应是,我得马上打个电话,安顿好我那只有一岁八个月的孩子。一分钟的电话,我得到了老公无条件的支持。我立马回复护士长:我可以!

很快,我的家人也告诉我,他们随时可以给我接孩子,让我放心去!有了大后方的支持,我做好了随时出发的准备。老公在家带着孩子,给我准备了热腾腾的饭菜,还帮我收拾好了行李。

当天下班回到家,打开老公给我整理的行李箱,发现擦脸的瓶瓶罐罐完全不搭的收了很多,里里外外换洗的衣物,鞋子,而且装的睡衣还是他的。虽然有些哭笑不得,心里却是满满的感动。

半夜两点,接到了医院的电话通知说天亮后将出发,我顿时睡意全无,马上开始给孩子收拾行李,等待家人将孩子接回福泉。安顿好孩子后,老公开车送我去医院集合。去医院的路上,他叮嘱我一定要保护好自己。此时,他突然也接到了援遵的任务,我们马上紧急掉头,回家收拾他的行李。相当于在一夜之间,我们一家三口都在打包行李。老公说:“我心里一直想着,我们能一起去就好了,没想到真的一起去了。”

我们所在的第二批援遵医疗队有附院职工200人,护理学院学生600人,他在大连路,我在上海路,我们被分在了不同的小分队。

10月23日下午,他的团队进入社区工作了,我的团队也在晚上七点左右接到了前往体育馆执行核酸采集的任务。完成核酸采集工作回到酒店时,已经快凌晨一点了。那天我们的聊天内容只有寥寥数语:“一定要做好防护”,“我上车了”,“我下车了”,“我上班了”,“我结束了”,“晚安”。

我知道,最难熬的告别是彼此不能拥抱;最勇敢的逆行往往要背对人潮;长夜后,最如常的破晓一定会如约而至。最向往的时光,是一如既往就好。

疫情当下,我们一家三口虽然各在一方,但彼此想念的心是一样的。我们有着共同的信念:早日打赢这场战役,一起回去接孩子,一家人团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政府网站标识码:5200000034 中文域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政务 黔ICP备14006722号-9

贵公网安备 52010302003127号 联系地址:贵阳市中华北路242号省政府大院7号楼

联系电话:0851-86870000 管理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为确保最佳浏览效果,建议您使用Microsoft Edge、Firefox、360极速版等主流浏览器浏览本网站,如果您使用的是双核浏览器,请切换至极速模式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