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重症医学科)即是收治危重病人的医疗科室。
不同的人或许对于医院的ICU有着不同的理解,在一般人眼中,ICU这个全天与外界隔绝的科室每天都在上演着惊心动魄的故事;在ICU患者家属看来,这个病房内寄托了亲属生存下来的唯一希望;对于ICU病人而言,他们能看到这个病房里的白衣战士们与死神一次又一次的厮杀;对于ICU的医护工作者来说,他们的日常工作生活里只有两个屋子,一个屋子是用来休息恢复体力的家,另一个屋子则是用来抢救生命的ICU。
2018年1月18日上午11时许,患者韦光志家属拿着锦旗站在紫云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的门口等待着ICU护士长姜兰,她接到电话,立即将门打开,韦光志的二儿子和大女儿分别用手托着锦旗走进ICU……
“我们没想过父亲能够活过来……”
“感谢你们家属的不放弃……”
“更谢谢你们医生护士的照顾……”
“这是我们的职责……”
“父亲能够恢复到现在这个状态,实在是个奇迹……”
韦光志的大女儿韦建敏和护士长姜兰一见面就互相感谢,不知不觉,两人都热泪盈眶,脸颊上布满了泪痕。
时间回到2017年11月8日。那天上午,家住紫云县板当镇的62岁村民韦光志独自一人到镇上赶集,下午两点半左右,在回家的路上,韦光志突然倒地不省人事,正巧,韦光志的弟弟发现他倒地昏迷的兄长,急忙拨打了紫云县人民医院120急救中心的电话……韦光志在省城贵阳读研的二儿子韦建海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即飞奔回紫云,在县医院他看见了上着呼吸机躺在病床上依旧昏迷不醒的父亲韦光志,与此同时,韦建海在省外打工的哥哥姐姐也正往家里赶。
“这是一个脑出血引起脑疝的病人,疾病发作十分凶险,这将是一个十分困难的手术。”手术前,时任县医院外二科业务主任的嘉兴二院帮扶专家田和平告诉韦建海,“你父亲脑部大面积出血,即使手术成功,最终活下来的概率也仅有10%左右。”听到百分之十这个数字时,韦建海的心紧张起来,到底是手术还是放弃,他与姐姐商量之后迅速做出决定,在手术同意书上坚定的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虽然手术难度很高,成功率很小,但我们如果放弃手术,那我们的爸爸连百分之十的生存希望都没了,所以还是决定进行手术。”韦建海告诉笔者。11月8日当晚,韦光志被推进了手术室,几个小时之后,手术结束。田和平医师告知韦光志家属,手术顺利,但病人的状态依旧十分危险,需要紧急送往ICU。
韦建海和他的哥哥姐姐刚落地的心又一次提到了嗓子眼。
“我当时在网上查了一下,脑疝患者手术后苏醒的几率十分小,即使最终醒来也极有可能成植物人。”韦建海对笔者说,“我们全家人只有寄希望于ICU了。”
“我们在门外看不到他们是怎样护理这些危重病人的,但在探访的时候看到ICU的医生护士实在是太辛苦了,即便是我们自己的父母,也不曾这样悉心照料过。”韦光志的姐姐韦建敏对笔者说,“他们为我的爸爸翻身、换尿管,有时候我爸爸拉大便来了,他们还为他擦身子……”
“作为子女,我们为父母做的远远不够。父亲1月2日转入普通病房后,我们几兄妹都不约而同的想到了一定要为ICU做面锦旗,以表达我们无以言表的感激!”送完锦旗离开前,韦建海向ICU的医护人员深深鞠了一躬。
“这是我们医院成立重症医学科三年以来,第一次收到锦旗。我们的工作虽然很辛苦,但很少被患者家属看见和理解,谢谢你们的认可,谢谢你们的信任与坚持!”ICU护士长姜兰感动的流出了眼泪。
韦光志住进ICU的这五十五天之间,韦建海及其兄弟姐妹每天都会雷打不动的准时探望和询问父亲的情况。
“你们父亲住进ICU的五十五天,你们每一天都雷打不动的坚持守候在病房外,我也养成了一出ICU的门就向你们介绍病情的习惯,很让我感动,我在ICU工作的这几年,像你们如此孝顺的子女我是第一次见到!”ICU副主任周贤对韦建海、韦建敏两姐弟说,“你们还是做好长期精心护理的准备,等老人家出院以后,一定不要放松对他的护理,春天来了,要推他出去晒晒太阳,等精神面貌好起来的时候,要搀扶着他,让他试着走几步,这样坚持下去,最终痊愈的可能性还是有的。”
在普通病房内,笔者见到了已脱离死神魔掌的韦光志老人,他正输着营养液,紧闭着双眼,整个人还很虚弱。两个儿子守在他身旁,韦建海轻轻的握住他的手叫了一声爸爸,韦光志睁开眼睛,回应的用几个手指碰碰儿子的手背……
1月19日,韦光志出院,出院当天,姜兰与韦建海都感慨地发了朋友圈。三天后,笔者在微信上对病人家属进行了回访,韦建海说父亲来到家里恢复的还好,只是体力还很虚弱,并再次对医院表示了感谢。
ICU就是把危重病人集中起来,在人力、物力和技术上给予最佳保障的医疗科室,因此,ICU承载着患者求生的最后希望,承载着患者家属沉重的期盼,ICU的医护工作者承受着工作内外的多重压力。韦光志及其家属送给ICU的这面锦旗是我院2018年来收到的第一面锦旗,是我院ICU成立以来收到的第一面锦旗,是患者家属对ICU医护人员的感恩,更是医患在共同抵御病魔这场无声的战役中取得光荣胜利的最美嘉奖!
(编辑 田皓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