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人民医院毕节医院(以下简称“浙毕医院”)在毕节市率先开展半全血浆置换术,为一名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伴高粘滞血症的患者打通“生命通道”,为其后续的药物治疗创造宝贵的机会和“窗口期”。
53岁的王先生两年前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多年来辗转省内外多家医院治疗。今年9月初,他再次出现全身骨痛、头晕等症状,在外院治疗出院后,头晕逐渐加重,乏力明显,反应迟钝、言语含混,病情危重。
家属紧急将其送往浙毕医院急诊。入院检查结果显示:球蛋白高达110.95g/L,总蛋白达137.94g/L,白蛋白仅26.99g/L。
经浙毕医院血液内科团队评估,王先生血液中球蛋白浓度异常升高,导致他出现严重的“高粘滞血症”,生命危在旦夕,如不及时救治,难以迅速解除他体内的“血粘”危机。
面对危局,如何快速“降粘”成为抢救关键。经浙毕医院血液内科业务主任、浙江省人民医院派驻专家齐海燕指导,血液内科团队针对王先生病情进行周密评估后,决定为其采用半全血浆置换。

血浆置换开始
与传统血浆置换用血量大,置换量需要1-1.5倍血浆量不同,半全血浆置换单次用血量仅需传统血浆置换用血量的40%-50%,极大程度上缓解了临床用血量紧张的问题。
该技术通过血细胞分离机将患者血液引出体外,利用特殊的离心装置,将血液中的有形成分(如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分离开,将含有大量致病性球蛋白的“坏”血浆弃除,同时将血液中的有形成分与等量的新鲜冰冻血浆或白蛋白置换液一同回输到患者体内。通过这种方式清除患者血液中的致病物质,迅速降低血液黏稠度,缓解临床症状,为后续的药物治疗创造宝贵的机会和“窗口期”。

使用700ml血浆,置换血浆3288ml
最终,在浙毕医院血液内科、输血科等多学科团队全程监护下,历时2–3小时的半全血浆置换顺利完成。治疗中处理全血容量5138ml,置换血浆3288ml,仅使用血浆700ml。
血浆置换后,王先生头晕症状明显减轻,神志转清。复查指标令人振奋:球蛋白降至44.69g/L,白蛋白26.87g/L,总蛋白下降至71.56g/L。
目前,王先生病情平稳,正在接受后续的病因治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