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00:00:00 农历:
  • 中国政府网
  • 贵州省人民政府网
  • 个人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省内动态
凤冈:“686”举措走出医改新路径

“流动医院来到了家门口,帮我查了血糖、血压,医生嘱咐我饮食方面要注意,多吃蔬菜,服务非常好。”家住凤冈县永和镇党湾村村民安恩平夸赞道。

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得益于近年来凤冈县持续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因地制宜探索形成了以“构建六大体系、健全八项机制、重塑六大格局”为核心内容的“686”医疗改革模式,走出了一条符合县域实际、体现凤冈特色的医疗卫生改革新路子。

率先在全国推行乡村医疗卫生一体化,被推荐为国家乡村振兴先进典型案例;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先后被评为全国典型案例和优秀案例;公立医院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真抓实干先后获省人民政府表彰激励。 

构建科学医疗服务新体系

构建县域五级医疗服务体系。建成县级医院、医疗次中心、一般乡镇卫生院、乡级分院和村卫生室五级医疗体系,实现县级带中心、中心带一般,梯次发展。

凤冈县县域医疗次中心琊川镇中心卫生院

构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健全以县疾控中心为龙头、县级医疗机构为枢纽、镇街卫生院为基础、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为网底、民营医疗机构为补充“1+17”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实现县域疾控职能分层落实、网格覆盖、全域协同。

构建公共卫生六级体系。“县级慢性病管理中心—县级医院慢性病服务中心—乡级慢性病服务中心—村级慢性病随访门诊—组级公共卫生网格—家庭单元”六级服务体系,推进公共卫生资源下沉。

构建医保分级服务体系。健全“医保专班、总院医保办、镇街医保服务站、村级医保经办服务点”四级医保服务体系,构建起职责清晰、便民高效的医保服务体系。

构建医药供给服务体系。构建“分院点单、总院采购、药商配送”一体化供给服务。实现县域药价统一、院内零差率供应。

构建中医融合发展体系。重塑以县中医医院为龙头、镇街中医馆为主体、延伸至村级中医阁为纵向,以县中医医院为龙头、各民营医疗机构中医馆为主体、延伸至各康养中心为横向的中医服务体系。

健全高效医疗服务新机制

健全高效的医改决策机制,完善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卫生健康工作领导小组,在县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下成立理事会、监事会和医共体总院,定期研究、协调、解决卫生健康工作发展面临的重点难点问题;健全科学的培才引才机制,改革释放1701个编制补齐人员编制短板,近五年来招才引才643人,其中招聘编制村医70人;健全稳健的财政投入机制,近五年来实施医疗类项目10个,以项目建设补齐发展短板;构建基本医教、基本医防、基本医疗、基本医保、基本医药“五医协同”的工作机制;健全乡村一体运行机制,创新推行人员管理、医疗服务、医疗资源、信息共享、财务管理、绩效薪酬“六位一体”工作机制;健全互联互通信息化机制,推进信息互联互通、共建共享、检验检查结果互认,以科技赋能现代医院管理和各层级协同高效;健全公卫网格协作机制,推进医防融合和医卫协同;同时,健全医疗改革容错机制,鼓励干部积极作为,释放改革活力,推动改革取得实效。

凤冈县流动医疗小分队开展健康知识讲座

自主设计“凤冈县全民健康管理系统”,推行县域内只用一个系统,确保信息互联互通和检验检查结果互认。2024年,完成医学检验、医学影像结果互认4851项次。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达87.58%、85.86%;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35.14%。

重塑优质医疗资源新格局

通过改革创新,重塑公立医院发展格局、重塑县乡医疗资源格局、重塑乡村医疗资源格局、重塑三医融合资源格局、重塑名医名家资源格局、重塑科技赋能医疗格局,破解城乡资源布局不合理,实现资源均等化。

凤冈县流动医院开到群众家门口为儿童提供医疗服务

坚持“先行先试、宜乡则乡、宜村则村”原则,率先在全省推行乡村一体化,连续两年纳入县级、市级政府民生实事。2021年,率先在王寨镇新民村建设乡级分院试点,以点带面、全面推开,实现乡村一体化全覆盖。

凤冈县人民医院陪诊服务中心

拓展“名医工作室”创新成果,建设名医工作室27个,签约县外名医190名,推进医疗资源扩容下沉,摆脱基层专家资源短缺困境。在14个乡、镇(街道)建设“流动医院”,将流动医院纳入镇街卫生院门诊报销,定期深入公卫网格为群众提供服务。配备专用无人机,组建三级低空配送网络,推进资源配置更新迭代。

凤冈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团队开展神经介入新技术

建成“1+5+9+N”医共体建设模式,拓展“六统一”内涵,以“五个贯通”促紧密共建、推进资源整合。县域就诊率大幅提升,人民群众获得了更加优质高效、系统连续、公平可及的卫生健康服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政府网站标识码:5200000034 中文域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政务 黔ICP备14006722号-9

贵公网安备 52010302003127号 联系地址:贵阳市中华北路242号省政府大院7号楼

联系电话:0851-86870000 管理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为确保最佳浏览效果,建议您使用Microsoft Edge、Firefox、360极速版等主流浏览器浏览本网站,如果您使用的是双核浏览器,请切换至极速模式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