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主任,患儿从5楼摔下,全身多处损伤!”听着电话那头当地医生急促的声音,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贵州医院心脏外科主任医师罗洪波的神经瞬间紧绷。
与12岁的梦梦(化名)一起送到医院的还有密密麻麻的诊断书:骨盆、胫骨、胸骨、肋骨及腰椎骨折,双肺挫伤,脾脏破裂伴腹腔积血,蛛网膜下腔出血,闭合性颅脑损伤及急性创伤性主动脉假性动脉瘤等全身多处损伤。

女孩的生命岌岌可危。
面对如此复杂且高风险的病情,医院迅速组织儿童重症监护室、儿童心外科、麻醉科、介入科、儿童骨科、儿童泌尿外科、儿童普外科、影像科、儿童神经外科、体外循环等多个学科,针对救治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与细致分析。
“先保命,再治病!必须优先处理急性创伤性主动脉假性动脉瘤”这是多学科团队达成的共识。

主动脉假性动脉瘤是指创伤等因素导致主动脉壁破裂出血被邻近组织包裹,形成与主动脉腔相通的搏动性肿块,一般瘤口小,瘤体大,瘤壁为机化的血栓和与周围脏器粘连包绕的纤维组织,而不是正常的动脉壁结构,故容易破裂造成致命性大出血。
因此,必须由心脏外科先行一步拆除梦梦体内最大的“炸弹”,否则后续治疗都将无从谈起。
手术当日,儿童心脏外科手术团队严阵以待,随着麻醉医生精准地实施麻醉,手术正式开始。
整个团队都知道,此次手术并不简单。难点一:病变大、血管位置深、暴露差;难点二:术中需以最短的时间将病变的血管置换。
手术过程中如果主动脉阻断时间过长,会导致患儿躯干及下肢严重缺血、多器官损伤等严重并发症。这要求手术团队具备高超的技术水平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的同时,还要在手术过程中密切配合,确保每一个环节都万无一失,才能最大程度降低手术风险,保障患儿安全。

手术现场
无影灯下,主刀医师罗洪波凭借着精湛的医术和丰富的经验,小心翼翼地在梦梦狭窄的胸腔内进行操作。然而,由于动脉瘤极大,周围组织明显水肿、广泛粘连,要想将其完整剥离,难度极高。
手术台上的“博弈”,从来都是对医生技术与心态的极致考验。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在罗洪波沉稳的操作下主动脉瘤被精确地分离,病变血管及瘤体精准切除,人工血管成功置换,胸腔“炸弹”顺利拆除。
术后梦梦转入儿童重症监护室,经过团队所有成员的共同努力,恢复良好,目前已转入儿童骨科进行后续治疗。
主动脉假性动脉瘤大多继发于主动脉损伤,如外伤、刀刺伤、手术创伤。主动脉位于人体的正中央,周围有胸廓及纤维组织的保护,当暴力等因素导致主动脉破裂或急性假性动脉瘤形成时,85%以上的患者当场死亡,仅2%~5%的主动脉钝性损伤可以发展为慢性假性动脉瘤 。故主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在主动脉扩张性病变中所占的比例虽小,但病情更为凶险,一经诊断,应尽早手术治疗。

罗洪波表示:这次为12岁患儿成功行急性创伤性主动脉假性动脉瘤根治术,不仅为更多先天/获得性主动脉病变患儿提供了“创伤更小、恢复更快、费用更低”的救治方案。还展现了医院在儿童复杂大血管疾病领域的强大救治能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