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00:00:00 农历:
  • 中国政府网
  • 贵州省人民政府网
  • 个人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省内动态
全国首例!中山一院贵州医院实现DSA-CBCT联合磁导航精准穿刺活检新突破

近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贵州医院(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贵安院区)成功完成全国首例DSA-CB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锥形束CT)联合磁导航引导下的精准穿刺活检手术。这标志着,我国在智能介入手术领域迈出关键一步,也为胸腹部复杂病灶的精准诊疗提供了全新范本。

打破传统影像局限

复合手术室实现多模态融合攻坚

在介入手术中,影像引导的精度直接决定手术成败。然而,传统DSA仅能提供二维图像,超声对微小或深部病灶显示不佳,CT又无法实时导航,导致穿刺路径难以精准规划,手术风险高、成功率受限。

作为全省数字化复合手术室配置最齐全的医疗机构,中山一院贵州医院率先在全国实现DSA、CBCT与磁导航穿刺机器人的深度融合,构建了“术前三维规划+术中实时导航+术后即时评估”的一体化手术平台。

“我们以患者为中心,推动‘介入+外科+智能导航’的融合模式,让设备真正服务于疑难病灶的精准诊疗。”介入科执行主任安天志说。

全国首例手术落地

磁导航助力“一针到位”

一位男性患者肝脏内发现多发结节,最大仅10毫米,传统穿刺难以精准定位。安天志团队决定启用智能穿刺导航机器人,在全国首次将DSA-CBCT与磁导航系统联合应用于穿刺路径引导。

术前,通过对患者MR影像进行全量化三维重建,生成个体化“脏器电子地图”;术中,将三维地图与CBCT影像实时融合,在磁导航系统的动态纠偏下,穿刺针成功避开血管、精准抵达病灶,实现“一针到位”完成活检。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无并发症。

此次手术的成功,不仅验证了DSA-CBCT联合磁导航在复杂病灶穿刺中的高精度与稳定性,也为全国介入医学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智能手术新方案。

智能导航全覆盖

推动精准介入规范化发展

据悉,磁导航机器人具备多模态影像融合、呼吸动态追踪、电磁实时导航等功能,可广泛适用于穿刺活检、消融治疗、粒子植入等各类微创术式。

术前全量化三维重建

中山一院贵州医院将继续发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引领作用,推动智能介入技术的规范化、同质化发展,助力全国各级医院提升精准诊疗能力,让更多患者在家门口享受到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政府网站标识码:5200000034 中文域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政务 黔ICP备14006722号-9

贵公网安备 52010302003127号 联系地址:贵阳市中华北路242号省政府大院7号楼

联系电话:0851-86870000 管理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为确保最佳浏览效果,建议您使用Microsoft Edge、Firefox、360极速版等主流浏览器浏览本网站,如果您使用的是双核浏览器,请切换至极速模式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