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每间病房都有独立卫生间,上厕所方便多了。”
“布局更合理了,空间感觉大了不少,还有隔帘,更好地保护我们的隐私。”
“还新增了一键呼叫功能,可以实时和护士站通话,更省事了。”
…………
这些变化和感受,是云岩区黔灵医院老旧病房改造焕新后病人的切身体会。
云岩区黔灵医院是辖区一所综合型乡镇卫生院,管理周边近6万人,医院老旧的病房和设施,已逐渐无法满足群众的就医需求。2024年,争取到国家和地方项目资金后,云岩区黔灵医院对病房实施了改造提升,并一体推进病房结构优化、病房设施提升和其他医疗空间、诊疗环境、附属设施的配套完善。规划改造面积4760平方米、床位132张,目前已完成全部改造并投入使用。
云岩区黔灵医院病房改造项目
云岩区黔灵医院副院长李治慧表示,医院还进一步规划病房布局,升级生命支持、紧急呼叫与安防系统,增加无障碍通道、卫生间、淋浴座椅等便利化设施,更好地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
医院通过一系列精细化、人性化的病房改造,从“小切口”入手,实现了住院服务“大提升”。让病房从一个单纯的治病场所,转变为一个以患者为中心、充满人文关怀的康复空间,切实增强了人民群众在就医过程中的获得感、安全感与幸福感。
云岩区黔灵医院升级改造后的病房
病房是医院提供医疗服务的重要场所,直接影响医疗服务质量和群众就医体验。按照国家“医院病房改造提升”相关要求,省卫生健康委等8部门2024年底联合下发了贵州省医院病房改造提升行动方案,围绕病房环境与设施条件,重点推进空间改善、厕所改造、无障碍建设和安全保障等方面改造提升,以病房空间改善为基础,合理增加病房面积,更新病房设施、设备,加强病房适老化、适儿化便利化建设,提升消防安全能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将“扩大优质医疗资源供给,改造老旧病房10万平方米、床位2000张”列为贵州省2025年十件民生实事之一。省卫生健康委按照要求有序推进我省医院病房改造工程,全面规划开展对贵州省人民医院、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云岩区黔灵医院等9个老旧病房项目升级改造。
改造的不仅是硬件,更是服务流程。62岁的罗玉平老人因脑梗导致下肢行动不便,之前一直在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老院区住院康复治疗,最近搬到了升级改造后的红岩新院区针灸康复中心,全新的病房环境让他赞不绝口。
在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红岩院区做康复治疗的罗玉平老人
“老院区4人间的病房就比较小,住着就感觉很拥挤、很压抑,来到这边后,3人间的新病房宽敞明亮多了,还有单独的卫生间,住起感觉病都好得快点。”罗玉平说。
过去,康复患者办理入院要跑多个窗口、排好几次队;如今,升级改造后的针灸康复中心,有床位111张,形成了门诊、住院、康复一体化的就医新格局,一站式的服务大大缩短了病人就医的时间。
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红岩院区针灸科康复区
“我们病房改造之后一楼是针灸门诊,二三楼是康复区域,四到七楼是住院病房,更方便患者就医,减少他们来回跑路”。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针灸康复科主治医师司元红介绍道。
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红岩院区升级改造后的病房
2024年,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获得省内首批老旧病房改造项目资金支持,同年8月,该院红岩院区旧楼改扩建项目正式开工,改造面积13749平方米、床位数300张。通过改善和优化原有老旧病房设施设备、合理规划布局、提升空间使用率等,完成原有住院病区腾挪改造,红岩院区实现旧貌换新颜。
在完善适老化、适儿化、无障碍设施的同时,提升医院便利化和安全保障,升级患者的就医体验。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总会计师帅伟表示,将持续优化红岩院区设备设施条件,提升智慧医院建设水平,让信息多跑路,让病人少跑路。
目前,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红岩院区旧楼改扩建项目已完成总工程量的92%,预计今年底完成全部升级改造。
从“将就住”到“讲究住”,老病房的焕新,改的是设施,暖的是人心,强的是民生。我省医院病房改造提升项目正在有序推进,截至目前,已完成改造面积66260平方米、改造床位1674张,群众就医体验得到进一步提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