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为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综合能力,印江自治县以“强医工程”为统领,创新探索“医联户+健康小屋+N”的健康管理新模式,通过建阵地、优管理、抓服务、强教育四项措施,全力筑牢医防融合服务网,用“小屋子”守护群众“大健康”。
盘活资源建好阵地。以网格化为基础,信息化为依托,在人口密集的连片居民小区附近,盘活旧卫生室或废旧核酸检测点,建成标准统一、色调统一的健康小屋。截至目前,在县城区建成“健康小屋”2个,覆盖居民小区10个,惠及群众5万余人。建成后的“健康小屋”配备身高体重仪、血压计、血糖仪、健康评估一体机、视力表、糖尿病网膜筛查仪、超声骨密度检测仪、肺功能检测仪等设备,能为城区居民免费提供健康咨询和自助健康体检,实现了“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有效的健康管理服务。
医院联动管好队伍。“健康小屋”由属地卫生服务中心统一管理,采用“村医+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民营医院技术人员+家庭健康明白人”服务模式,将健康服务延伸到家。由紧密型县域医共体“龙头”医院通过集中培训、实地指导等方式,不断提升“健康小屋”医疗队伍服务能力。为优化服务质量,医共体以群众满意度作为主要评价指标,制定了“健康小屋”医务人员评价体系,按照“群众评价-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强化质量”的流程,接受群众的监督和意见建议。截至目前,开展集中培训10余次,实地指导5次,发现并整改问题50余个。
名医下沉抓好服务。设置专家坐诊台,县级名医专家轮流下沉“健康小屋”坐诊,利用微信公众号、短信和宣传单等形式提前告知,让群众就近免费享受专家问诊服务。专家现场开具健康教育处方,该处方在县域内医疗机构实行“一方通用”,有效促进分级诊疗制度落实,打通了“上下联动、双向转诊”经脉,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排长队的问题。截至目前,下派县级专家175人次,免费开具健康教育处方1.5万余份,回复健康咨询2万余条。
常态宣传做好教育。“健康小屋”服务团队定期到社区、到广场,针对老年人、妇女、儿童青少年等各类重点人群开展健康科普活动,围绕防治传染病、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慢性病以及科学就医、合理用药、心理健康、安全与急救等内容开展健康教育,着力打造健康宣传平台,营造健康知识宣传学习的良好社会氛围。截至目前,已举办群众健康防病知识讲座100余次,干预指导、推广健康生活方式、健康管理群众2万余人次。
据了解,为打造群众最前沿的就医服务,印江自治县深入实施“中心村卫生服务”改革,在偏远乡村新建“中心村卫生室”10个,与城区“健康小屋”双向发力,全力打通群众看病就医“最后一公里”,着力解决基层群众看病难、村医队伍不稳定、公卫服务有盲区的问题,实现了群众看病少花钱、少走路,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医疗服务的愿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