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00:00:00 农历:
  • 中国政府网
  • 贵州省人民政府网
  • 个人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省内动态
仁怀市三力齐发助推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

仁怀市在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中,“三力”齐发,积极探索“政府主导、部门合作、专业机构支持、全社会参与”的防控机制,注重组织领导、过程管理、基层落实、全民参与,引领示范创建工作向纵深推进。

一、政府主导有力,确保防控体系不断完善

一是压实主体责任。及时组织召开创建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启动大会,专题安排部署创建工作任务。同时成立以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分管负责同志为副组长、各乡镇(街道)和市直有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制定印发创建工作方案,明确责任分工,组建工作专班,压紧压实工作责任,确保各项创建任务落地落实。二是不断完善防控体系。以市直工作部门和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为主导,以市直医疗单位和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各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为网底,不断完善覆盖城乡的慢病防控体系,确保慢性病防控工作横到边、纵到底。三是强化资金保障。市级财政将慢性病防控工作经费纳入政府预决算管理。2022年至今,共计投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8883.8万元,其中慢性病防控经费2218.8万元,占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的24.97%。强化日常监督和管理,确保专款专用,资金效益有效发挥。

二、部门协同发力,确保防控落地见效

一是加强健康教育宣传。通过开办《健康仁怀》栏目、举办知识讲座等宣传形式,全面推进慢性病防治健康教育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机关,提高居民慢性病防治知识普及率。同时将慢性病综合防控等健康知识纳入全市中小学健康教育课程,开展“小手拉大手、阳光大课间”等活动,全面促进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全民健康意识明显增强。二是提升居民健康质量。市直工作部门和各乡镇(街道)结合自身工作职责,制定工作方案,组建工作专班,各项创建工作有效开展,居民健康素养大幅提升、健康质量全面加强。成功创建健康乡镇7个、健康社区11个、健康村55个、健康家庭1780户、健康单位28个、健康学校120个、健康促进医院19家、健康企业8家、健康食堂5个、健康餐厅(酒店)5个、健康一条街2条、健康主题公园2个、健康步道2条、健康小屋2个。普及公共体育设施,15分钟健身圈贯穿辖区64个城镇社区,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06平方米,全市有公共体育场地125个,免费开放比例达100%。三是强化动态监测全程管理。建立市镇村三级慢性病动态监测体系,对慢性病患者开展动态监测,实行精细化管理,全市慢性病防控水平大幅提升。同时加强高血压、糖尿病等重点慢性病规范化管理。规范管理高血压患者43288人,规范管理率为88.66%;规范管理糖尿病患者9854人,规范管理率为84.34%。四是充分发挥中医防治作用。全市公立医院和乡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规范设置有中医馆,开展推拿、敷熨、熏洗等中医非药物疗法,为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中医药诊疗服务,中医防治作用充分发挥。全市65岁以上老年人接受中医保健管理服务达54884人,老年人中医药管理率达79.01%。

三、注重创新引力,确保防控能力提升

一是全力提升诊疗成效。市人民医院卒中中心根据临床经验,创新提出“3+3+5”诊疗模式,即畅通内外循环三通道、通力协作三团队、同步发力五举措,建成脑卒中防治管理网络、信息管理系统、畅通绿色救治通道,极大缩短辅助诊疗时限,抢抓最佳救治时机,大幅提升治疗成效。二是中西医并重提升诊疗能力。市中医院根据临床治疗经验和中医药在糖尿病疾病上的临床治疗效果,创新提出中西医紧密结合的防治路径,建立仁怀市糖尿病健康管理中心,充分发挥传统中医药在防治糖尿病中的优势,运用中医四诊合参等方法对糖尿病患者进行体质辨识,针对患者不同体质提供中医药保健服务,全面提升慢性病防治成效。三是牢固树立健康责任人意识。着力打造“仁怀市慢性病警示教育基地”,拟设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康重要论述展厅、心脑血管疾病展厅、肺部疾病展厅、内分泌疾病展厅、健康需求展厅等五大展厅,通过基地的立体展现与现场警示相结合,引导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全面增强健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意识,促使人民群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政府网站标识码:5200000034 中文域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政务 黔ICP备14006722号-9

贵公网安备 52010302003127号 联系地址:贵阳市中华北路242号省政府大院7号楼

联系电话:0851-86870000 管理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为确保最佳浏览效果,建议您使用Microsoft Edge、Firefox、360极速版等主流浏览器浏览本网站,如果您使用的是双核浏览器,请切换至极速模式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