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州长顺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州深化医改的决策部署,按照“医院回归公益性、医生回归看病角色、医药回归治病功能”的改革要求,“六位一体”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
(一)优化资源配置,重构三级医疗服务体系。一是“集团化”做强县级龙头医院。将县人民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县中医医院按照“人、财、物”统一管理的模式,组建为长顺县医疗集团中心医院,整合3家医院内设科室和优质资源,减少财政重复投入及医院运行成本,实现县级医疗资源集团化整合、集约化办医,县级集中优势资源“看大病”。二是“区域化”做活乡镇分院。将7个中心乡镇卫生院统一纳入县域医共体管理,并加挂县医疗集团中心医院分院牌子,各中心乡镇卫生院对辖区内的社区卫生院统一管理,搭配县级医院优质资源下沉充实乡镇分院力量。突出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职能,实现县乡两级医疗卫生事业一体化发展,让分院集中精力“看常见病”。三是“网格化”做实村级卫生室。将所有村级卫生室纳入县域医共体管理,从县级抽调82名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医务人员到村级卫生室蹲点指导公共卫生服务,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覆盖,让村级卫生室有能力“看小病”。
(二)创新管理体制,合理界定政府医院职责。一是坚持“五个不变”,强化党政办医责任。强化党对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领导,组建县域医共体管理委员会,由县委书记、县长任“医管委”主任,坚持“五个不变”原则,制定政府办医管医“职责清单”,强化财政投入、基础配套、目标绩效等保障。二是坚持“六个统一”,强化医共体管理运营。县域医共体各成员机构在县医疗集团中心医院组织领导下,按照“六统一”机制管理运营,构建“命运、责任、服务、发展、利益共同”的医疗卫生共同体,医疗资源配置更加高效、管理机制更加顺畅、发展动力更加强劲。
(三)改革人事薪酬,激发医务人员内生动力。一是建立“以岗定酬”的人事薪酬制度。对医共体内原有编制人员身份进行统一封存,坚持以岗定人、以岗定酬,所有人员实行全员竞聘上岗,打破现行事业单位工资分配形式,对职工人事档案工资统一封存,采取岗位工资制和绩效考核制,实现编内编外同管理、同考核、同绩效的管理模式,彻底破除编内编外同岗同劳不同酬的瓶颈。同时,全面推行院长年薪制,县医疗集团中心医院党委书记、院长的年薪为25万/年,党委专职副书记、纪委书记、副院长及总会计师的年薪为22万/年,通过县医管委和第三方考核,综合评价考核结果统一兑现年薪。二是开通“绿色通道”加快人才引进。充分赋予县医疗集团中心医院用人自主权,根据发展需要新增279名备案编制,由医疗集团中心医院按照“总量控制、动态管理、自主招聘”的原则自行调配使用。三是建立“专家工作站”提升医疗能力。组建长顺县医疗专家工作站及博士工作站,与24家省内外医院建立长期协作机制,引进北京307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及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等80名省内外知名专家入库,采取“长期合作、定期坐诊、有偿服务、互利共赢”的合作方式,提升医疗技术水平。
(四)坚持三医联动,回归公立医院公益属性。一是深化医药改革,破除“以药养医”瓶颈。全面取消医用耗材加成,推行药品统一采购和零差率销售,让医药回归治病功能。二是深化医疗改革,构建“以技养医”机制。坚持医务人员薪酬与药品、检查、化验等业务收入全面脱钩,建立以提高医务性收入为导向的发展机制,让医生回归看病角色。积极推行“单病种计费”,用好用活“两个允许”政策,激励医务人员通过提高自身的医技水平、服务质量来提升收入。三是深化医保改革,变革“医保支付”方式。以定点医疗机构近三年医保基金使用情况为参考,统筹考虑物价、技术等各方面因素,对医疗机构实行年度总额预算绩效管理考核,有效激励医疗机构自觉规范诊疗行为,主动节约医药成本。
(五)优化看病流程,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一是让信息多跑路,让患者少排队。依托信息化智能平台,实现所有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信息共享,推行“诊间支付、科间结算、一次付费”看病流程,提高了群众看病效率和服务质量。二是让医生多流动,让患者少跑路。推行“就近就诊、远程确诊、流动服务、资源下沉、分级诊疗”的服务机制,让群众实现就近看病、就近治病。
(六)推进医防融合,守好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一是医防信息融合。建成城乡“医防一体”的信息化管理平台,打破“医”和“防”的数据壁垒,节约运行成本。二是医防人员融合。打破医、防两类人员的属地界线,以乡镇为单位统筹合理调配医、防人力资源,做到“医者能防、防者能医、医防一体”。三是医防业务融合。打通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分割、脱节的通道,推行诊疗、健康管理“双服务”制度,将健康服务重心逐步由后端的诊疗向前端的预防转移。
2019年8月,长顺县被列为全国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试点县之一。2020年5月,荣获国务院2019年度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激励表扬,获全国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成效奖励500万元。长顺县“六位一体”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的做法,先后被《贵州改革情况交流》《黔南政研》等刊物刊载推广。
长顺县实施“六位一体”推进县域医共体改革后,药占比、检验检查占比、县级医疗机构门诊及住院病人次均医药费用增长率均较改革前下降,且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年门急诊人次增长率、年出院人次增长率、县内就诊率、基层就诊率较改革前分别提高了2.66、7.29、2.54、2.18个百分点。医务性收入占比较改革前提升1.76个百分点,大大提升了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通过高效信息平台及日益提升的医疗技术水平,改革后患者满意度达95%以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