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00:00:00 农历:
  • 中国政府网
  • 贵州省人民政府网
  • 个人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省内动态
甘当村民健康“守护神”

大家都知道,在农村要先有一个强健的身体,才能依靠自己的双手脱贫致富。但是农村贫困人口多,看病负担重,还存在缺医少药的现象,所以农村离不开乡村医生。有了乡村医生,不仅村民的小病、慢性病等能得到及时医治,还能向村民普及健康养护和疾病预防知识,为村民提供贴心服务。我们在长期的医疗扶助工作中,亲眼目睹过许许多多这样的乡村医生,他们不辞辛苦,常年游走在田间地头,他们就像是村民家里的私人定制医生一样,随叫随到,细心周到,展示出他们令人敬畏的职业道德风范。我今天给大家分享的,就是一位乡村医生、计生协会员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甘当村民健康“守护神”的感人故事。

这个故事的主人翁,名叫黄家明。他是一个70后,兴义市乌沙镇窑上村的一名乡村医生。他自幼受到当村医的父亲影响,亲眼见到过很多乡亲父老被病魔摧残的痛苦情景,对村医救死扶伤的工作有着崇高的向往和敬意。由于对家乡的眷念,1998年从医学院校毕业的他,并没有选择到条件较好大城市工作,而是义无反顾的回到家乡,从事和父亲一样的工作,当上了一名平凡的村医,而且一干就是20年。在这漫长的20年中,黄家明几乎用尽了他所有诊疗的空余时间,穿梭在村村寨寨之间,挨家挨户为村民建档、量血压、测血糖等,经他建档的村民,每个人的健康情况他都了如指掌,哪个慢性病人什么时候该用药?血压控制如何?他都非常清楚。只要他一到村里,村民们就像对待亲人一样围着他问长问短,村民们都高兴地称他为健康的“守护神”。那么,黄家明是怎样对村民的健康进行守护的呢?

2009年,村里一位名叫苟再金的男子得了肺炎,他又是家里的顶梁柱,如果他倒下了,那么他家的生活状况可想而知。苟再金住进医院后,家里因治病已经向亲戚借了几万元钱的债务,但病情却没有好转,反而一天天加重,走投无路的一家人商量后便决定放弃治疗。苟再金出院回到家的那一天,刚好在家门口遇到了出诊的黄家明,便请黄家明去试试能不能治好。后来经过黄家明精心治疗和护理,苟再金的肺炎竟然奇迹般地被治好了。

黄家明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农村人,他太了解贫穷的滋味了,所以那些连少许医疗费用都成问题的人,永远是他心中最软的那一块。2012年,白碗窑镇大水井村一位80岁左右的老人,由于儿子儿媳都在外地打工,自己带着1岁多的孙子来到黄家明的卫生室,小孩患的是急性支气管炎。黄家明在为其治疗过程中,听旁人说起这家人经济 非常困难的情况,于是他在填写医疗费清单时,悄悄将几十元的医疗费改成了8元。在后来的几次治疗中,黄家明都一直只收8元,老人觉察到费用太低,反复问黄家明说:“黄医生,你是不是收错了钱?哪会次次都才八元呀?”原来黄家明悄无声息的这样做,是为了维护老人的自尊心。他一直坚持说:“老人家,你放心为孙子治病吧,没错,医药费用确实就是只这么多。”每一次目送着步履蹒跚的老人满意地带着孙子离去的时候,他只有在心里默默祝福老人和孙子平平安安。

现在我们来认识一下黄家明的卫生室,是一个怎样的卫生室呢?主要人员结构为:黄家明和他父亲,以及黄家明的儿子、儿媳。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组织,但他们却构成了乡村医疗的脊梁,是农村医疗扶贫之旅途上不可缺少的一环。从黄家明的父亲到黄家明的儿子、儿媳,“黄家”已然成了村民健康的守护神。

当黄家明听到村民把他比喻成健康守护神时,他说:“国家脱贫攻坚已进入攻城拔寨阶段,要打通最后一公里,要实行贫困地区的医疗扶贫,这对医疗部门和医务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作为一名普通的乡村医生,更要经常上门为贫困户服务,不管山高路远,一定要做到随叫随到,要为农村贫困人口的健康水平提升,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斗,尽一份绵薄之力。”

这是黔西南为脱贫攻坚战谱写的一首原创歌曲:“春风春雨可作证,你若不能脱贫,我们坚决不走……”像黄家明这样为医疗脱贫奋斗的乡村医生和坚守在扶贫第一线的干部还有很多,他们每天都在上演着平凡而又感人的故事,他们每个人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印证着这句歌词:“你若不能脱贫,我们坚决不走……”。

(编辑 郜妮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政府网站标识码:5200000034 中文域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政务 黔ICP备14006722号-9

贵公网安备 52010302003127号 联系地址:贵阳市中华北路242号省政府大院7号楼

联系电话:0851-86870000 管理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为确保最佳浏览效果,建议您使用Microsoft Edge、Firefox、360极速版等主流浏览器浏览本网站,如果您使用的是双核浏览器,请切换至极速模式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