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房拥挤、环境不好、就医体验不够好,这曾是很多患者对花溪区中医院的普遍印象。
为有效解决业务用房不足问题、突破医院发展瓶颈,花溪区中医院多措并举,实施门诊综合楼装修改造项目,拓展业务用房5000余平方米,增设床位100余张,并于2021年8月11日正式启用。
“2021年必将载入花溪区中医院发展史册的里程碑。”花溪区卫生健康局党委书记、局长黄兴翠说,在省、市、区的关心支持下,花溪区中医院主动谋变、多措并举,努力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有效提升了综合服务能力。
同样在开阳县人民医院,通过一年的提质扩能,医院在科室设置、人才配套、信息化建设、设备配置等方面也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医院临床科室由15个增加至22个,开放床位由425张增加到667张。”开阳县人民医院院长熊成锦介绍。
2021年,在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质扩能40个县级医疗卫生机构,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被列为“十件民生实事”之一。截至2021年12月19日,已完成了40个县级医疗卫生机构提质扩能任务。花溪区中医院、开阳县人民医院正是得益于此。
两家医院综合服务能力不断提高,群众就医体验不断提升,正是我省实施县级医疗卫生机构提质扩能项目,满足群众就医需求的生动注脚。
2021年,按照贵州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精神和省民生办要求,省卫生健康委根据各地实际,将9个市州医疗资源相对较为薄弱的地区作为首选,从全省遴选了14个综合医院、15个中医院及11个妇幼保健院,共40个县级医疗机构进行提质扩能。其中,安排19个等级提升任务、25个项目建设任务。
任务明确后,省卫生健康委党组高度重视,第一时间成立了以委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对项目进行整体安排部署及统一实施调度,加强资金保障力度,严肃开展督导督查,自加压力推进,力争完成目标任务。
截至2021年12月19日,已完成了40个县级医疗卫生机构提质扩能任务,其中完成等级提升19个,完成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25个,10个新建项目填补了区域内无此类医疗机构(或无规范业务用房)的空白,19 家机构完成了等级提升(或新定级) 任务,有效解决了资源供给的问题,切实提升县级医疗机构综合服务能力,满足群众就近治病、治好病的需求。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