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00:00:00 农历:
  • 中国政府网
  • 贵州省人民政府网
  • 个人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工作动态
鄂州记者团来贵州看“恩人”

“‘你在冬天和我吻别,我在春天接你回家!’这张照片曾刷爆无数人的朋友圈,而我今天终于见到了这个故事的男主角,他就是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的护士黄秀峰。”“这里是鄂州”新媒体矩阵视频负责人童艾爱说。

3月23日下午,鄂州融媒体中心一行5人到达贵阳,刚办完酒店入住,未休息片刻,便立即赶到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采访援鄂医护人员。

黄秀峰是鄂州融媒体中心此行采访的第一位援鄂医护人员。镜头前的黄秀峰面带微笑,还有点害羞。当记者问到他去年援鄂的经历时,他回忆起那段难以忘怀的战疫故事,与妻子在机场吻别,和战友们在鄂州市中心医院并肩作战,还有他救治过的患者们。

“今年由于工作原因不能回鄂州,但我有一些祝福的话请你们带给鄂州的家人们,‘希望鄂州这个美丽的城市能越来越好,我第二家乡的家人们,也能越来越幸福。’”黄秀峰对鄂州记者熊鑫说。

谈到去年千里援鄂的经历,一年时间过去了,贵州医科大学党委书记梁贵友仍觉得当时抗疫的场景历历在目。

“这张照片是我当时在鄂州拍的,这张也是,还有这张……”,梁贵友用手指划过手机里储存的抗疫照片,并一一展示,讲述每一张照片背后的故事。

“鄂州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在那里战斗的一个月,也让我与鄂州人民建立起深厚的感情,能够一起参与这场战疫,我感觉到无比荣幸。非常感谢鄂州人民的支持以及对我们医护人员的信任和鼓舞。”梁贵友说。

3月24日一早,鄂州融媒体中心一行来到省疾控中心采访贵州省援鄂医疗队防疫分队。

在省疾控中心2号楼前,防疫分队的7名队员面对镜头大声喊出了对鄂州人民的情谊和祝愿:“贵州鄂州风雨同舟,千里驰援千里相连……祝鄂州人民身体康泰、幸福吉祥。”

“这是大部队撤离时我拍的最后一张照片。”省疾控中心免疫规划所副主任医师冯军拿着手机向童艾爱展示自己去年拍的图片。照片里的红色横幅写着“感谢防疫分队暂留鄂州”。

冯军回忆说:“当时,大部队撤离后,贵州省援鄂防疫分队在鄂州多留了5天,我和其他队员一起深入到当地的工厂、学校等地参与防疫工作,希望帮助当地尽早复工复产复学。”

“我想念鄂州的鸭脖子了。我是贵州医生,也是一名湖北人,我想念家乡的味道了。”贵州省援鄂疾控分队卫生管理组组长、省疾控中心消杀科主任医师田珍灶说。

结束了在省疾控中心的采访,鄂州融媒体中心的5名记者又匆匆来到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这张照片是去年我们贵州援鄂中医专家队抵达鄂州的第二天拍摄的,当时带了10吨中药材过去,共有200种中药。我们22名中医队员在当地武警和志愿者的帮助下,用了3天时间一点一点把药材搬到酒店食堂。”贵州援鄂中医专家队队员、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刘建辉展示自己手机里的照片。

回忆起抗疫经历,刘建辉说,“当时一心想着要让鄂州的患者能喝到有温度的中药,让他们在寒冬感受到温暖,早点恢复健康。”

当童艾爱问省人民医院药剂科副主任药师钱鑫:“你最想念鄂州什么”时,他快速回答道,“我最想念鄂州雷山医院的那辆小电动车,因为它是我亲密的助手,帮助我运送了无数的救命药。”

“我想念战友……”

“我想念鄂州的出租车司机……”

“我想念鄂州第三人民医院行政楼报告厅的阳台……”

这样的想念还有很多很多……

“这次来到贵州,我们一共策划了‘援鄂医疗队员手机里的周年记忆’‘贵州援鄂医护人员给鄂州人民的话’‘我想念鄂州的……’等多个采访主题。”童艾爱介绍,他们通过采访多家医院的援鄂医护人员,听听去年没来得及听到的故事,看看去年因为疫情没有见到的“恩人们”。

现在的鄂州已恢复了往日的繁华,但鄂州人民没有忘记贵州的恩情。

“患难见真情,黔鄂一家亲”“感恩贵州,恭迎天使”“还记得去年为你们送行时的热闹,樱花为你们绽放,是你们,给我们带来了灿烂的春天和笑容。感谢贵州人民的大爱,感谢援鄂医疗队,愿国泰民安,愿好人一生平安”…… 连日来,鄂州融媒体的朋友圈被贵州医疗队的信息刷爆,不少网友还为即将回访鄂州的医疗队员提前介绍起了当地的风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政府网站标识码:5200000034 中文域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政务 黔ICP备14006722号-9

贵公网安备 52010302003127号 联系地址:贵阳市中华北路242号省政府大院7号楼

联系电话:0851-86870000 管理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为确保最佳浏览效果,建议您使用Microsoft Edge、Firefox、360极速版等主流浏览器浏览本网站,如果您使用的是双核浏览器,请切换至极速模式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