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国庆假期将至,为保障公众饮食安全,预防和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温馨提示:
一、外出游玩应注意:
1.不采食野生蘑菇,谨防毒蘑菇中毒。如误食毒蘑菇出现身体不适,应立即催吐并及时就医,注意保存剩余蘑菇。
苦味粉孢牛肝菌是我省目前常见的胃肠炎型毒蘑菇种类之一
形态特征:菌盖中等大小,灰白色至灰褐色。菌肉受伤不变色,味苦。子实层体表面淡粉色。菌柄淡褐色至褐色,中上部位具有明显的网状结构,基部菌丝白色。误食该物种时,主要出现恶心、呕吐、头晕等症状。
2.旅行携带食品要“安全”。外出旅行时应尽量选择适宜常温保藏且不易腐败变质的预包装食品,散装即食食品最好在2个小时内食用完。
二、采购食品应注意:
1. 采购食品应挑选新鲜和有益健康的食物,不购买来源不明的食品。
2. 购买和食用预包装食品时,应查看厂名、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不购买和食用“三无”食品,不食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三、外出就餐/集体聚餐应注意:
1.选择在食品卫生条件好、信誉度高、证照齐全的餐饮单位就餐,不在无证照摊贩处就餐。
2.尽量不食用凉拌菜、不生食淡水/深海水产品、不饮用来路不明的散装白酒。
四、家庭烹饪应注意:
1.避免致病微生物污染。糕点、凉拌菜、熟食卤味等冷食类食品容易因原料污染、交叉污染、未烧熟煮透、储存不当引发食源性疾病,建议一次制作的量不宜过多,尽快食用。
2.注意预防酵米面食物中毒。家庭制备酸汤子、吊浆粑、湿米粉等发酵米面食品,要勤换水,保持卫生,保证食物无异味产生。磨浆后要及时晾晒或烘干成粉;贮藏要通风、防潮、防尘。
五、身体不适应注意:
节假日期间应注意饮食卫生和自我防护,做到“保持清洁、生熟分开、烧熟煮透、在安全的温度下保存食物、使用安全的水和食物原料”。进食后一旦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和腹痛等相应症状应尽快就近医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