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卫生健康委提醒您:每年夏秋季节是野生蘑菇生长繁殖的旺季,由于野生蘑菇种类繁杂,很多毒蘑菇与一些可食用的野生菌极其相似,因此误采误食野生毒蘑菇导致的中毒事件在全省各地常有发生!我省发生蘑菇中毒死亡的案例中,除了剧毒鹅膏外,有一种剧毒蘑菇-亚稀褶红菇仍需引起高度重视。
亚稀褶红菇的菌体中等大小,菌盖表面呈灰白色、浅灰色至煤灰黑色,成熟后常向上反卷,边缘无条棱。菌肉呈白色,受伤后易变红色而不再变黑色。菌褶白色,受伤后变红色,菌褶厚,稍密至稍稀疏,不等长,脆而易碎,直生(菌褶与菌柄相连)。菌柄粗短,圆柱形,污白色、浅灰白色至灰黑色。
亚稀褶红菇(剧毒)
亚稀褶红菇是一种横纹肌溶解型的剧毒蘑菇,误食后中毒病死率极高。该菌误食后发病时间最短的为10分钟,其余均在1小时左右发病,开始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24小时后陆续出现明显的全身乏力、肌肉痉挛性疼痛、血尿或血红蛋白尿、肌酸激酶急剧上升等横纹肌溶解的症状,严重者最后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
稀褶红菇(可食)
密褶红菇(可食)
亚稀褶红菇与我省老百姓常食用的“火炭菌”(稀褶红菇、密褶红菇)较为相似,因此,切不能臆断或者根据图片来判断野生蘑菇能不能吃!预防亚稀褶红菇中毒的最佳办法是不要采食这类蘑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